2.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及其瓦解
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指出:“人們用以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方式,首先取決於他們已有的和需要再生產的生活資料本身的特性。這種生產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是他們表現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麽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麽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40]這表明,生產的方式和人類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關。一定的生產方式實際上表現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社會發展階段以及社會的性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也不例外。
從封建的生產方式過渡到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件。在馬克思看來,這一過渡大致有兩種路徑:一是生產者變成商人或資本家,他們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並與農業的自然經濟的生產方式或行會製的手工業的生產方式相對立;二是商人直接支配生產。作為前者,才是革命性的道路;作為後者,“就它本身來說,它並沒有引起舊生產方式的變革,而不如說保存了這種生產方式,把它當作自己的前提予以維持”[41]。這點隻要對比一下以工業為主的英國和以商業為主的荷蘭的發展就可以看出。因此,隻有資本家主導生產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真正實現了對原有封建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革。
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開始就有兩個特征。第一,它生產的產品是商品。換句話說,不同於其他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人們生產的產品主要是用來出售並由此獲得其交換價值。不僅如此,在這一生產方式中,勞動成為雇傭勞動,勞動力成為可以出售的商品,這就意味著,工人自己作為商品的出售者,即自由的雇傭工人。這也就決定了“這種生產方式的主要當事人,資本家和雇傭工人,本身不過是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體現者,人格化,是由社會生產過程加在個人身上的一定的社會性質,是這些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的產物”[42]。第二,剩餘價值的生產是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動機。不同於其他的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生產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生產方式的不斷調節,使其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從而使商品生產的時間(或者說生產商品所需的必要勞動時間)盡可能地縮減到當時的社會平均水平以下,以此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