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曆史是人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現實地生成的過程,那麽時間問題同樣根源於人類曆史性的實踐活動,因而,時間並不是在曆史之外的存在,而是內在於曆史之中。隻有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才能闡明曆史存在的時間性和時間存在的曆史性。在馬克思曆史理論中,特別是在其理論形成時期,很少看到馬克思有關時間問題的論述。其有關時間問題的論述主要集中於《資本論》及其手稿之中,表現為有關剩餘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和自由勞動時間的相關論述。但從其對曆史、實踐等問題的闡述中,我們同樣可看出馬克思對時間問題的理解。在馬克思看來,時間並不是在曆史之外的存在,而是內在於曆史之中,同樣是根源於人類曆史性的實踐活動。隻有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才能闡明曆史存在的時間性和時間存在的曆史性。
(一)曆史與時間的共生
在馬克思看來,時間對於曆史來說,並不是一個外在的規定,而是內在於曆史之中的。因而對於曆史的起源來說,並不存在一個在曆史之外的時間。曆史也不能因這種外的時間而獲得規定性和意義。換言之,曆史的起源是非時間性的。因為從本體論的視角來看,曆史並不是指對具體的事件的記述,而是指人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現實地生成的過程。對於這一生成的過程,馬克思是通過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來闡述的。
與近代西方哲學不同,馬克思的出發點並不是思維與存在、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而是二者的統一,或者說是人與自然的原初關聯。針對近代西方的形而上學建製,馬克思指出,自然界和人是通過自身存在的,對於二者的統一,不需要一個外在的證明。近代形而上學一直在追問人和自然界的創造問題,或者是它們二者誰創造了誰的問題。所謂人與自然的創造問題,也就是要在外麵為人與自然的統一尋找根基。對此,馬克思明確指出,提出自然界和人的創造問題,也就是把人和自然界的現實存在抽象掉了,也就無所謂二者統一。因此,“不要那樣想,也不要那樣向我提問,因為一旦你那樣想,那樣提問,你把自然界的和人的存在抽象掉,這就沒有任何意義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