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背景中開始了最初的理論訓練和學術活動,並從中獲得了必不可少的思考靈感和極其重要的理論基礎。研究和探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本體論,最先麵對的問題,乃是如何把握馬克思初始的哲學立場以及由之而來的展開過程。因此,在其主要之點上把握德國古典哲學的本體論及其發展定向,當是必要的和切中肯綮的。
根據黑格爾的判斷,“近代哲學的出發點,是古代哲學最後所達到的那個原則,即現實自我意識的立場”[1]。如果說,現實自我意識的立場在近代首先由笛卡爾的“我思”獲得了決定性的闡述,並從而為整個現代形而上學奠基,那麽,德國唯心主義則使自我意識這一原則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並由此而最終完成了現代形而上學。耐人尋味的是,自我意識這個開端也出現在馬克思那裏。標明馬克思最初理論活動的那個哲學團體即“博士俱樂部”,就以“自我意識”作為基本的理論立足點。而這個“現實自我意識的立場”,在德國古典哲學的語境中,乃是全部理論圍繞著旋轉的樞軸——主體或自我意識,作為能動的“活動”及其展開過程,構成其整個哲學貫穿始終的主線。而圍繞這一主線的本體論成果不僅彰顯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基本立場,而且直接影響到馬克思哲學思想的起點、轉折、醞釀與形成。在德國古典哲學之合乎邏輯的發展中,自我意識被把握和闡述為“活動”原則,這一原則在經曆了幾個具有決定意義的理論環節後得以完成。大體說來,這一自我意識的“活動”原則所包含的主要環節是:康德的“純粹活動”、費希特的“活動本身”、謝林的“無限活動”,以及黑格爾的“自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