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哲學上所實現的革命性變革首先是——並且歸根結底是——本體論(Ontology,或譯存在論)性質的。正是這一深刻的本體論革命意味著——並且標誌著——超感性世界神話學的破產。然而,這樣一場對於整個哲學來說具有根本重要性的本體論革命,卻很少得到切近的理解和真實的估價。它往往隻是在現成觀念的無內容的形式上,甚至隻是在純粹的辭令上被加以理解和討論。既與的哲學“因素”,諸如唯物主義或辯證法、實證科學或革命意誌、費爾巴哈或黑格爾,以及它們之間按各種比例配製的混合物,據說就如此這般地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基礎。由此而來的爭論是不可避免的。盡管這樣的爭論並非沒有成果而且總具有它的“實際意義”,但卻依然是表麵的。更加重要的是:當這樣的爭論實際上局限於超感性神話學的範圍之內時,馬克思的哲學本體論也就先行地被理解為這種神話學的一部分了。就最終的論斷方式來說,第二國際的理論家是如此,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早期代表人物也是如此。不過這種情形反過來卻印證了由馬克思的本體論革命所引導的基本見解之一,即:除非具有超感性神話性質的現代世界本身實際地發生解體,否則的話,超感性世界的神話學就不可能真正垮台。
一
1943年,海德格爾鄭重其事並且頗費周章地闡釋了尼采的話——“上帝死了”。他說,在尼采的思想中,“上帝”是被用來表示超感性世界的,亦即是被用來表示理念和理想領域的名稱。從源頭上說,自柏拉圖以來,這一超感性領域被當作真實的和真正現實的世界(形而上學世界),而與之相應的感性世界則是塵世的、易變的,因而是完全表麵的、非現實的世界(寬泛意義上的物理世界)。因此,“‘上帝死了’這句話意味著:超感性世界沒有作用力了。它沒有任何生命力了。形而上學終結了,對尼采來說,就是被理解為柏拉圖主義的西方哲學終結了。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學看作對形而上學的反動,就他言,也就是對柏拉圖主義的反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