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以英國和法國為例來說明現代階級的本質和曆史現狀。他首先通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勾畫出了資產階級的特點。為了戰勝迄今的統治階級(也即以貴族和君主政體為首的舊等級社會),實現自己的利益,資產階級必須“奪取政權”。為了能夠戰勝其他階級,實現自身,上升的革命階級必須把他們自身的階級利益看作是“普遍的利益”,而且在革命行動的熱情中這種要求甚至會——暫時地——成為真的。不過,上升中的資產階級所聲稱的“普遍利益”隻是一種美麗的假象,它在革命取得勝利後很快就被識破。
隻有“世界曆史性的”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最後超越迄今為止一切革命的困境。對於這場行動,兩個前提是必不可少的:人類的大多數必須“變成完全‘沒有財產的’人”,同時與這些人相對,一個“有錢有教養的世界”必須在生產力的巨大增長的前提下產生。由此才能出現無產階級的“世界曆史性的……經驗的存在”,而不是人的“地域性的存在”。隻要這兩個條件還不具備,共產主義革命就隻能使“貧窮……普遍化,而在極端貧窮的情況下,必須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鬥爭,全部陳腐汙濁的東西又要死灰複燃”[1]。隻有當“一切民族中同時都存在著‘沒有財產的’群眾這一現象(普遍競爭),使每一民族都依賴於其他民族的變革”,並且世界經濟的進步最後使“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曆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這一革命才能取得預期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在他之後也在《共產主原理》中——再次強調:
共產主義隻有作為占統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時發生的行動,在經驗上才是可能的,而這是以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係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的……無產階級隻有在世界曆史意義上才能存在,就像共產主義——它的事業——隻有作為“世界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一樣。而各個人的世界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與世界曆史直接相聯係的各個人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