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性、自由與實踐批判:兩個世界的內在張力與曆史理念的動力結構

一、形式自由與實質自由的內在緊張及其超越

字體:16+-

現代世界史充分展示了現代性的矛盾本性。一方麵,作為市場法則與資本邏輯的現代經濟關係,產生和塑造了理性、自由、平等的現代性社會和世界曆史圖景;另一方麵,作為現代市場法則與資本邏輯的形成史和發展史,又是一部充滿了殖民、擴張、衝突和戰爭的血腥的現代史,一部資本的非理性的嗜血的惡的世界史。市場法則與資本邏輯的充滿著深刻內在張力的動力結構和雙重性格,書寫和奠基了現代性的基本框架,以及它天生具有的深刻的矛盾悖論。

1.新聞檢查製度辯論:普遍自由與特殊自由的緊張、矛盾和對立

馬克思政治哲學誕生於對黑格爾國家哲學和現代自由主義的批判和變革的過程之中。

《萊茵報》時期的馬克思就新聞檢查製度、林木盜竊法、婚姻法和等級議會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並發表了一係列論戰性、批判性的評論[1],圍繞著普魯士政府與理性國家的相互關係,初步展示和凸顯了形式自由與實質自由之間的內在緊張、對立和衝突。

基於理性、精神自由與出版自由、理性和法的一致,在《評普魯士的書報檢查令》一文中,青年馬克思嚴厲地批評了普魯士的書報檢查製度,從政治上分析了新聞出版自由的必要性和普魯士書報檢查立法的性質,揭露了新的書報檢查令的虛偽性。馬克思認為,書報檢查所產生的惡果不應歸咎於個別檢察官的不法行為,而是書報檢查製度本身的“客觀的缺點”。[2]而“虛偽自由主義的手法通常總是這樣的:在被迫讓步時,它就犧牲人這個工具,而保全事物本身,即製度”[3]。因此“整治書報檢查製度的真正而根本的辦法,就是廢除書報檢查製度,因為這種製度本身是惡劣的”[4]。馬克思在理性國家與普魯士政府、出版法與書報檢查令、法官與書報檢查官之間所作的明確區分,實際上是從理性國家的理念出發去透視、理解和批判不合理的書報檢查製度的現實,從而凸顯了自由的政治理念與專製的政治現實之間的深刻的內在緊張、矛盾和對立。這一矛盾和對立也就是作為拙作整個分析和解讀框架的兩個世界的內在緊張、矛盾和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