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學與近代世界

第七章 相對論

字體:16+-

在先前的幾章中,我們討論了導致科學運動的先行條件,並且把思想的進程從17世紀追溯到19世紀。在19世紀,就其匯集圍繞科學的狀況,思想史劃分為了三個部分,首先是浪漫主義運動與科學的接觸,其次是技術與物理學在19世紀早期的發展,最後是演化論加上生物科學的一般進展。

這三個世紀占據統治地位的是,唯物主義學說為科學概念提供了一個完備的基礎。這方麵實際上沒有受到質疑。當波動的概念被需求時,作為波動質料的以太就被提了出來。為了展示這種說法的全部假定,我概括了另一種替代說法,即自然機體論。上一章中我已經指出生物學的進展、演化論學說,能源學說和分子學說等,都迅速破壞了正統唯物論的完備性。但是直到19世紀末,還沒有人得出這個結論,唯物論仍然占據最高地位。

現在這個時代的情況是,關於質料、空間、時間和能量的說法十分複雜,而舊的正統假設的簡單穩定性已經**然無存。顯然,它們不會保持牛頓遺留下來的那種形式,也不會保持麥克斯韋遺留下來的那種形式,它們必須被重新組織。今日思想上出現的新形勢,是因為科學理論超越了常識而引起的。18世紀所繼承的是有組織的共識的勝利,它已經拋棄了中世紀的幻想和笛卡爾的旋渦說,結果充分發展了宗教改革時期的曆史革命所產生的反理性潮流。這種看法的基礎就在一般人肉眼可見,或者低倍顯微鏡所能看到的東西。它將需要測量的明顯事物加以測量,將需要概括的明顯事物加以概括。舉例來說,它概括重量和體積的一般觀念。18世紀初期具有一種平靜的信心,認為無意義的說法已經被拋棄了。今天,我們卻走到了思想的另一個極端。天曉得今天看起來還是無意義的事物明天會不會被證明是正確的。我們其實是在重複19世紀早期的某些情況,隻不過是在更高的想象力水平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