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以說,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產業最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又一次技術變革,影響深遠。大數據給人類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新時代的曙光。大數據的研發與運用,不僅關係到民族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也關係到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製度的前途和命運。人類終將受益於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在即將到來的智能時代獲得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40多年前,即1973年,英國學者斯蒂芬·博丁頓適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撰寫了《計算機與社會主義》,設想了一個具有巨大技術潛力的新社會結構,認為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解決了社會主義的反對者提出的各種難題,有利於社會主義目標的實現。[16]目前,我們正在進入大數據時代,這一時代具有的信息性、預測性、相關性、參與性等特征,都將推動社會主義的發展。
第一,大數據將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奠定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
社會主義必須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基礎之上,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是反社會主義人士經常詬病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建立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因。大數據時代與以往時代不同的是,科技進步不是在推動、而是在拉動社會的發展。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將成為創新、生產力提高的前沿,將有力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發展與生產勞動者相結合,可以提高勞動者的技能和水平;數據即信息,大數據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從而擴大勞動對象的範圍;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力比以往更快的速度發展。大數據將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科學,將使生產和流通環節的決策更加精確,將使勞動參與經濟管理的權力更大、效率更高。
伴隨著大數據在生產領域的運用,財富的增長速度將更為迅速。有人預測,大數據堪比石油,其潛在價值難以估價。麥肯錫研究院根據其模型做出預測:大數據可以為美國的醫療服務業帶來3000億美元的潛在增加值,對歐洲的公共管理每年有2500億歐元的潛在價值,為位置服務產業帶來6000億美元的潛在年收入。由此可見,大數據帶來的這種生產力發展和財富的增加將不斷累積著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現實的資本主義如果不能適應大數據帶來的新變化,將麵臨被新社會製度替代的結局。如果適應大數據帶來的新變化,將不可避免地累積更多的社會主義因素;現實的社會主義在大數據時代將獲得新的發展契機,走向更高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