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一詞是一個內涵並不十分確定的概念。由於人們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視角不同,對社會主義的理解也不相同。時至今日,社會主義已有500種以上的解釋,有一個人在談社會主義,就有一種對社會主義的理解。但盡管如此,從社會主義思想史的演變曆程來看,社會主義還是有一個相對比較明晰的內涵。它既指與資本主義對立的一種社會主義思潮、一種理論或學說,又指社會主義的社會製度,還指在社會主義學說指導和影響下,為爭取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和發展的而開展的社會運動。
500年前,即1516年,英國著名思想家、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撰寫的《烏托邦》出版,標誌著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但社會主義一詞的出現卻比空想社會主義晚了200多年。據歐洲人考證,最早使用“社會主義”這一概念的是德國神學家、天主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爾姆·德辛。1753年,他在與人論戰時使用了“社會主義者”一詞,當時主要是針對人的社會性而言的,與後來的“社會主義”的含義有較大不同。現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一詞,則一直到19世紀20—30年代才出現於西歐的一些刊物上。1832年2月聖西門派的法文《環球》雜誌和1833年8月歐文派的英文《貧民衛報》,相繼在刊登的文章中把“社會主義”作為未來理想社會的名稱。到19世紀40年代,社會主義已經成為西歐盛行的新思潮。“社會主義”一詞最初是指以大眾的幸福和福利為目標、以合作為基礎、同當時經濟學家主張的個人主義製度相對立的人類事務的集體管理製度。[1]
科學社會主義是相對於空想社會主義而言的,正如馬克思在1874年所指出的那樣:“‘科學社會主義’,也隻是為了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立才使用。”[2]但科學社會主義並不是與空想社會主義完全對立的,相反,它是建立在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是在批判地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正如恩格斯所說,現代社會主義“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子深深紮在物質的經濟的事實中”[3]。空想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材料,也可以稱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