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國家治理、社會治理是當今世界比較時髦的話題,也是亟待攻克的理論難題。在國外,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已近20年。20世紀90年代,以克林頓、施羅德、布萊爾代表的歐美“第三條道路”曾明確將“少一些統治,多一些治理”作為其政治目標。1995年,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會發表的《我們的全球夥伴關係》中曾明確對“治理”做過界定。之後,治理的概念被延伸到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治理的內容也從全球治理擴展到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公司治理、社區治理等方麵。
在中國,關於治理這個話題的討論,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的學術研究中已經出現,但大規模的研究才剛剛開始。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提出“國家治理”概念,主要是針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所暴露的問題,“國家治理”是為了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種種問題,中國的“國家治理”更多依靠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途徑實現。201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並將其與“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並列為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014年年初,在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又專門論述了國家治理現代化問題,這說明國家治理現代化對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也表明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的水平。如果說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提出的“四個現代化”重點關注的是物質技術層麵的現代化,那麽,國家治理現代化則關注到上層建築的現代化——製度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