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從野蠻到文明、從封閉到開放,總是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因此,自古以來,關於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就是學界研究的熱點。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是唯物史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術界極為關注的理論問題。長期以來,學術界多從“五形態”和“三形態”方麵進行解讀,也不免產生了一些誤讀。其實,仔細翻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社會形態的論述後不難發現,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發展階段的研究是多維度的,他們不僅從經濟社會發展形態角度來界定社會發展階段,而且還從技術社會形態、交往社會形態、主體社會形態來界定社會發展階段。[1]
1.經濟社會發展“五形態論”
經濟社會形態是目前學界最為認可、並被廣泛引用的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形態的劃分。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就經濟社會形態來看,人類社會共分五個階段,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從嚴格意義上講,社會主義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形態,隻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就是著名的“五形態論”。“五形態論”被公認為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形態劃分的代表性觀點。這一觀點一是來源於馬克思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分析的部落所有製、古代公社所有製和國家所有製、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製形式;二是來源於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重要論述:“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2]
1919年,列寧在《論國家》中將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原始社會、奴隸製社會、農奴製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再加上當時蘇聯已經處於社會主義社會,共五種社會形態。列寧指出:“世界各國所有人類社會數千年來的發展,都向我們表明了它如下的一般規律、常規和次序:起初是無階級的社會——父權製原始社會,即沒有貴族的原始社會;然後是以奴隸製為基礎的社會,即奴隸占有製社會。”[3]1938年,斯大林在《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中將這一觀點進一步明確化了。他說:“隨著社會生產力在曆史上的變化和發展,人們的生產關係、人們的經濟關係也相應地變化和發展。曆史上生產關係有五大類型:原始公社製的、奴隸占有製的、封建製的、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4]“原始公社製度恰恰被奴隸占有製度所代替,奴隸占有製度被封建製度所代替,封建製度被資本主義製度所代替,而不是被其他某種製度所代替。”[5]在這裏,斯大林將五種生產關係看作是依次遞進的,“前一個”是“後一個”的條件,而“後一個”是“前一個”的結果。再後來,《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將“五形態”理論視為世界曆史發展的一般圖式,並成為馬克思主義曆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