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梁蓬:把馬克思的哲學界定為現代哲學,這是研究“馬克思哲學當代意義”的前提之一,也是您的一個基本論點。但據我所知,這與學界通常的看法是大相徑庭的。
楊耕:的確如此。西方學術界通常是把馬克思哲學劃入近代哲學,歸為傳統哲學範疇;而國內學術界通常認為,馬克思哲學既與近代西方哲學根本不同,又與現代西方哲學根本對立。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無論是從馬克思哲學產生的曆史背景看,還是從馬克思哲學的理論主題看,馬克思的哲學都屬於現代哲學範疇,是現代唯物主義,馬克思是現代西方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從馬克思哲學產生的曆史背景看,馬克思的哲學是現代化運動發展到第一個高峰期的產物,而且馬克思哲學對現代社會存在的諸種問題進行了自覺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可以說,馬克思哲學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之後自我反思的產物。
從馬克思哲學本身的理論主題看,馬克思哲學關注的是“人類世界”,並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去理解和把握人與世界的關係,從而終結了傳統哲學。從內容而不是從表現形式看,就總體而不是就個別派別而言,整個現代西方哲學的運行都是以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主題轉換為方向的。
梁蓬:從您的論述中,能否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馬克思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沒有本質的不同?
楊耕:不能。僅就學理而言,現代西方哲學的其它派別都是從人類世界的某一側麵、某個環節、某種關係出發,並把人類世界歸結為這一側麵、環節、關係,因而它們都沒有從根本上、整體上把握人類世界;馬克思哲學則抓住了人類世界的根本——人類實踐,並把實踐提升為哲學的根本原則,由此出發向人類世界的基本方麵、基本環節、基本關係發散出去,形成一個思維整體,提供了一個“整體社會的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