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60年代,南斯拉夫馬克思主義哲學界開始急劇分化,形成了兩個基本派別,即“實踐派”和“辯證唯物主義派”。“實踐派”又稱“人本主義的人道主義學派”、“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新馬克思主義者”;“辯證唯物主義派”又稱“辯證法派”、“正統派”、“批判的辯證唯物主義者”。這兩個派別的對立和鬥爭,涉及到南斯拉夫哲學研究的各個方麵,並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在馬克思主義的曆史上,南斯拉夫的“實踐派”和“辯證唯物主義派”獨樹一幟、引人矚目,二者的論爭可謂一個“事件”。
“實踐派”之所以被稱為實踐派,從理論特征看,是因為他們把“實踐”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範疇和核心概念;從表現形式看,是因為他們創辦的雜誌名稱就稱“實踐”,“實踐派”指的就是集中在《實踐》雜誌周圍的一批哲學家。
在“實踐派”看來,哲學“必須麵向世界和人類的困難”,其主要任務就是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這種“批判”是至高無上的,為了弄清事物的根本,要采取“無論得到什麽結果也無所畏懼的批判姿態”。同時,這種“批判”既要探討當今世界的一般性問題,又要批判自己國家的特殊問題;不僅要指向資本主義,而且要指向社會主義。隻有這樣,哲學才能成為“鼓舞革命行動的力量”,成為“對真正的人的世界的人道主義展望”。
在“實踐派”看來,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上是人道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中,同其他人道主義哲學一樣,中心問題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方麵是他同自然界的關係是怎樣的並且是應該是怎樣的,另一方麵是他同其他人的和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關係是怎樣的並且應該是怎樣的。”(馬爾科維奇語)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心問題,應以“實踐的存在物”——人為出發點來建構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體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旨就是關於人、曆史、自由和解放的獨創性的觀念。隻有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義思想才是“真正的”、“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回到馬克思”,“回到青年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才是“恢複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