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9年開始,我就在思考、醞釀這部著作的寫作,在共和國即將迎來60歲生日之際,我終於完成了這部著作的寫作、修改和定稿。
當這部著作的定稿端放在寫字台上時,我心中想的已經不是這部著作了。既然已經定稿,那麽,它就是這樣一個東西了。此時,我的思緒卻和一首歌曲聯係起來了,那就是《共和國之戀》:“在愛裏、在情裏,痛苦幸福我呼喚著你;在歌裏、在夢裏,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深切地關注著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深刻地體會到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社會主義中國。“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裏。”因此,我把我的這部《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反思》獻給共和國60華誕。
我不敢也不能說這部著作已達高屋建瓴,但它也不是淺灘上的漫步。這部著作凝聚著20年來我的理論研究的成果,體現著我的哲學思考的維度、深度和廣度,是我理論研究的心靈寫照和誠實記錄。
當然,我深知我的哲學素養、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的局限,深知這部著作的全部缺陷。所以,當我完成這部著作時,絲毫沒有感到輕鬆。我感到這不是我的理論研究的結束,而是開始。我期望在新的理論研究過程中走向現實的深處,走向理論的製高點。我深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部著作既是我個人理論研究的成果,又是多人“合作”的結果。汪永祥教授的學術引導力,陳先達教授的思維穿透力,陳誌良教授的“宏大敘事”能力,袁貴仁教授的嚴謹學風和敏銳的理論觀察力,形成一種“合力”,深深而持久地影響著我。韓震、張曙光、廖申白教授不嫌淺陋,將本書列入《京師哲學文庫》出版計劃;馬曉薇、高東風編輯為書稿的校對,崔麗華、宋振美同學為引文的核對做了艱苦、細致的工作;金蕾編輯為整理錄入部分書稿不辭辛勞;責任編輯馬曉薇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我一並表達我由衷的謝意。“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不是“好漢”,更需要“幫”。正是師長和朋友的“幫”,使我波瀾不驚、榮辱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