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說過:“一切劃時代的體係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係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1]雖然變革與建構、破與立、路徑探索與頂層設計始終貫穿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過程,然而,在不同階段,矛盾雙方地位的倚重是不同的,因而曆史的需要也就不同。改革初期,遭遇舊體製困局嚴重束縛,又缺少經驗,所以要“殺出一條血路來”,矛盾的主要方麵是如何破除和變革舊體製,改革方式以“走一步看一步大膽探索”為主。今天,能夠提出建構一個全麵創新國家治理體係的重大任務,必定是為了適應改革發展新階段的需要,即社會變革和轉型從改革初期以破為主、“走一步看一步”式的零碎片麵的“試錯法”探索轉入以立為綱、全麵自覺設計未來中國發展藍圖和中國道路中國道路新階段的需要。在這一階段,一方麵,在客觀上破除改革創新中體製機製,解決發展方式等主要矛盾、突出問題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未來發展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道路中國道路的方向已非常明晰;另一方麵,主觀上執政黨不僅富有以往改革創新的豐富經驗,把握了發展本質和律動邊界理性認識,而且大大提升全麵深化改革、破除一切體製機製障礙的理論自覺、思想自覺和實踐操控能力,擺脫了原初“走一步看一步”的盲目狀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充分展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更加自覺地清晰地謀劃未來、構建發展目標體係和實現路徑的宏偉抱負與總體綱領。在這一關鍵轉折點上,來自中國的社會轉型社會轉型所呈現出的十大轉變,多層、多樣、多麵而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社會的結構,並陸續進入了新階段。具體來說,提出建立國家現代化治理體係,主要需求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