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人。近現代資產階級革命家、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蔡元培是光緒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戊戌時期曾積極宣傳維新思想,後棄官從事教育,與章太炎等創立中國教育會,宣傳民主思想。與陶成章等組織光複會,後加入同盟會。赴德國留學,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心理學、美學和哲學,頗受康德、尼采哲學的影響。辛亥革命後回國,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因不滿袁世凱統治,退出內閣。191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思想自由和學術兼容。1927年後曾曆任國民政府監察委員、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大學院院長和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1932年與宋慶齡、魯迅等組織民權保障同盟,支持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運動。1937年病逝於香港。
蔡元培在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美學等領域內均有相當的研究和建樹,其思想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占有獨特的地位,他既反對“定孔教為國教”,也不同意盲目地反孔,他關於建立“公民道德”、實行世界觀教育即“哲學的課程”、“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自由之原則”和“兼容並存之主義”等思想,在20世紀前期的中國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蔡元培的著作今編有《蔡元培全集》,這裏所選諸篇均是有影響的文章。
1912年2月,蔡元培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之後,發表了“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一文,先後刊載於《民立報》、《教育雜誌》、《東方雜誌》等刊物。“對於新教育之意見”全文不足五千字,但比較完整、係統地闡述了蔡元培此時的教育思想與主張。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具有鮮明的自由主義、人本主義色彩,他反對封建教育,注重學生自身的全麵發展;主張學習西方,提倡平民教育、女子教育等現代教育理念。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一文中,蔡元培提出了五項主張: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以及美感教育。同時,他將教育分為“隸屬於政治”和“超軼乎政治”兩大類,前者包括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後者包括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蔡元培認為,這兩大類教育要全麵發展,不能偏廢。富國強兵需要發展軍國民教育和實利主義教育,但必須以道德作為根本。自由、平等、親愛是公民道德的具體表現,這與儒家思想宣揚的義、仁、恕有著內在的相通性。此外,他主張把歐洲資產階級道德觀念同中國儒家的傳統道德觀念糅合在一起,培養現實社會的完全的人格。蔡元培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還在於追求超現實的實體世界,使人達到最高精神境界,因此必須有世界觀教育,即引導受教育者超脫現世,領悟最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對於傳統封建教育所倡導的“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蔡元培予以堅決否定,主張德、智、體、美四育並舉。他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知、情、意、德、智、體諸者相統一的,從現象世界進入實體世界,不能依靠經驗或理論,隻能依靠渾然直覺的美感,美感是兩個世界的橋梁。因此,他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各級學校、各種社會活動都要進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