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學與中國哲學
哲學是一個譯名,其西文原字出於希臘,本是愛智的意思。後來西洋哲學家所立的哲學界說甚多,幾乎一家一說。其實都隻是一家哲學之界說,而不是一般哲學之界說。總各家哲學觀之,可以說哲學是研討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認識此種原理的方法之學問。
中國古來並無與今所謂哲學意義完全相同的名稱。先秦時所。謂“學”,其意義可以說與希臘所謂哲學約略相當。韓非子顯學篇:“世之顯學,儒墨也。”其所謂學,可以說即大致相當於今日所謂哲學。先秦時講思想的書都稱為某子,漢代劉歆輯七略,將所有的子書歸為諸子略,於是後來所謂“諸子之學”,成為與今所謂哲學意謂大致相當的名詞。
到魏晉時,有玄學的名稱。南北朝時宋明帝置總明觀,設儒玄文史四科,科置學士十人(見南史王儉傳)。於是“玄學”成:一專科,與經學,文學,史學平列。所謂“玄學”,意謂約略相當於今之哲學。
到宋代,又有“道學”“義理之學”“理學”等名稱。道學,義理之學的名稱,在北宋時即已有之。(有人認為道學的名:稱起於南宋,義理之學的名稱起於清代,都是錯的。)北宋張橫渠答範巽之書有雲:“朝廷以道學政術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憂者。”程伊川稱其兄明道:“功業不得施於時,道學不及傳之書”(上孫叔曼書)。又張橫渠經學理窟有雲:“義理之學,亦須深沉方有造,非淺易輕浮之可得也。”理學一詞在南宋時已甚流行,黃震日鈔雲:“自本朝講明理學,脫出詁訓”(讀論語)。以周子二程與朱晦翁之學為理學。所謂道學理學或義理之學,其內容與今所謂哲學甚相近。在清代,義理之學一名稱尤為流行,清人將學問分成義理,考據,辭章三類,所謂義理,即是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