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蕭吾、漱溟,後以其字行世,廣西桂林人。中國現代思想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漱溟青年時代崇信康有為的改良主義。辛亥革命時期,參加同盟會,曾熱衷於社會主義。二十歲起潛心於佛學研究,幾度自殺未成,經幾年的沉潛反思,重興追求社會理想的熱情,又逐步轉向了儒學。1918年受蔡元培之聘任教於北京大學,發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闡發其“東方精神文明論”和新儒家思想,在學術界頗有影響。1924年辭去北大教職,到山東菏澤辦高中,又創辦了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發表“鄉村建設理論”等著作,推行鄉村建設運動。抗戰爆發後,在重慶北碚辦勉仁書院,1940年,參加發起“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參加重慶政治協商會議,並代表“民盟”參與國共和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以後主要從事理論研究。
梁漱溟的學術思想,是把孔子、孟子、王陽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學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學”糅合在一起。他把整個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提出以“意欲”為根本,又賦予中國傳統哲學中“生生”概念以本體論和近代生物進化論的意義。把人類文化劃分為西洋、印度和中國三種類型,認為中國文化是人類文化的理想歸宿;斷定中國是一個“職業分途”、“倫理本位”的社會,缺乏“階級的分野”,反對階級鬥爭的理論,以為應該通過恢複“法製禮俗”來鞏固社會秩序,並“以農業引導工業的民族複興”。
梁漱溟的著作頗多,今編有八卷本的《梁漱溟全集》。這裏節選其“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和“中國文化要義”,以反映現代新儒學的一派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