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西方哲學卷(上)

本卷選編說明

字體:16+-

20世紀中葉以來的西方哲學的發展既承載了古希臘以來的悠久的哲學傳統,又開啟了當代西方人的哲學思緒,不僅在外觀上經天緯地、汪洋恣肆,而且在內涵上新見迭出、精彩紛呈。要用有限篇幅的選文把這個時段中出現的迥然各異的哲學流派、戛戛獨造的哲學文本彰顯出來,不免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感。為了能夠將現代西方哲學不同流派的主要特征都予以相對全麵的展示,我們決定將《西方哲學卷》再分為兩卷:上卷的內容為西方歐陸哲學,下卷的內容為英美分析哲學。

那麽到底什麽叫“歐陸哲學”,什麽叫“分析哲學”呢?

從字麵意義上看,“歐陸哲學”指的乃是發源並活躍在歐洲大陸的哲學思想和流派,而“分析哲學”則指的是發源於英語世界(主要包括美國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哲學思想和流派。但這種看法還是有不夠確切之處。嚴格地說,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之間的區分主要體現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態度上,而未必就和研究者自身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必然的聯係(盡管由於種種偶然的曆史因素,歐陸哲學家的確大多是活躍在歐陸,而分析哲學家則主要活躍於英語世界)。[1]

——那麽,這兩類哲學之間又有什麽實質性的差異呢?

先來看歐陸哲學。從“外延”的角度看,一般意義上的歐陸哲學包括如下流派:德國唯心主義的某些後續思想、現象學、存在主義、詮釋學、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精神分析流派以及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等等。這些流派雖然彼此之間思想差異也很大,但和下麵所要提到的“分析哲學”相比,倒也分享了這樣幾個共通的特征:

第一,這些哲學流派大都試圖和實證科學的思想方式保持一定的距離,並試圖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批判。相比較而言,它們和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關係則顯得比較“友好”——或說得通俗一點,比較具有所謂的“文藝氣質”(比如在美國,研究歐陸哲學的學者往往會在文學係或者政治科學係工作,而未必能在哲學係找到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