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不包含烏托邦的世界地圖甚至都不值得一瞥。
(奧斯卡·王爾德)
一、巴爾的摩的故事
我成年生活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巴爾的摩度過的,我視之為故鄉,並對它和這裏的人們產生了濃厚的情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這個城市卻是一團糟。不是那種迷惑人的、引發人探究興趣的糟糕,而是一種可怕的糟糕。而且現在比我1969年初識它時似乎更加糟糕。或者它可能與過去一樣糟糕(見表8.1),隻是那時候許多人相信他們對此能夠有所作為,現在這些問題似乎難以處理了。
繁瑣的混亂局麵使人不知所措,不過,有一些特點還是值得指出來。在這個城市的30萬個單元的住宅區內大約有4萬個空置的、一般來說也是廢棄的房子(1970年有7000個)。而無家可歸者(盡管有那麽多空房子)、失業者,甚至更為重要的,那些有工作的窮人(他們沒有福利,靠著每星期不到200美元的工資努力生活著)卻到處可見。施舍處(馬裏蘭州1980年有60處,現在有900處)的隊伍越排越長(根據一些非官方調查,這些人中的30%是有工作的),許多市區教堂的慈善工作已難以維係。生活水平和機會的不平等快速地增長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巴爾的摩有全國最好的學校,但它們是私立的)對大多數居住在那裏的孩子是不開放的。公立學校的質量又非常低劣(根據最新的測試,在閱讀技巧方麵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兩年半)。
表8.1 過去與現在:巴爾的摩內城區鄰裏
以上數據根據巴爾的摩城市複興和住宅機構在1966年委托所做的調查及《巴爾的摩太陽報》在1988年4月再次調查而匯編。它們都集中在被馬丁·路德·金暗殺之後的暴動所嚴重影響的鄰裏。在這起事件20周年紀念時,這些調查發表在《巴爾的摩太陽報》上(198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