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並於20世紀初形成獨立哲學思想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成為20世紀社會科學哲學思想發展的起點。如前所述,當代西方社會科學哲學問題域的形成與理論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都源於實證主義。這一哲學思潮對各種形態的科學而言,均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便在當今,其思想仍然滲透於人類思維的各個層麵。自孔德和穆勒提出社會“實證主義”以來,實證主義在各曆史階段形成了不同的理論特征,經曆了諸如批判實證主義、經驗批判主義、邏輯實證主義和邏輯經驗主義,最終在20世紀中期之後,匯入語言分析的哲學潮流中。這是實證主義由社會、經驗等具體論域上升到邏輯、語言等具有普遍性思維發展的過程。它以強勢、鮮明的科學特征,為20世紀前半期的知識基礎和認識框架提供了主流性的研究路徑。
實證主義者堅持自然主義的哲學態度,認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統一性。普遍來講,實證主義哲學“試圖把自然科學裏的方法應用到社會科學,並且由此預設了科學的統一。在實證主義基礎上,更為基本的觀念在於,科學所研究的是科學話語之外的客觀存在”[1]。應當說,實證主義的這一思想構成了其對社會科學哲學問題的基本態度,同時,這種極端的社會科學模擬自然科學,從而用物理科學統一所有科學的“統一科學”綱領,受到了後實證主義或後經驗主義的普遍反對。尤其是在實證主義涉入社會科學領域後,產生了時至今日仍然無法解決的眾多爭議:社會科學是否能夠像自然科學那樣進行研究?社會科學的客觀性、真理性和確定性是否具備?一種實證主義的思想作為社會科學實踐的哲學基礎是否可行?無論如何,爾後的諸多思想,不管采取肯定還是否定的態度,都以實證主義作為發展的重要原點。本章之目的,正是要通過考察實證主義的科學觀,厘清實證主義社會科學哲學的特征,進而揭示實證主義對社會科學的影響及其思想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