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傳統的馬克思理論研究中,對“市民社會”概念的理解存在其特殊性,這與該用語的日文譯法有著密切的關係。平田清明認為,日語中的“市民”概念是一個完全沒有曆史沉澱的外來譯語,所謂“bourgeois”指的是中世紀自由城市(bourg)中的人(gens)。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從領主控製的農村中脫離出來、自由地形成城市的商人與手工業者,同時還具有主體通過鬥爭獲得主權成為自治人的人格特征。而在日本的日常話語中的“市民”,指的一般是明治之後市町村製中的“市”這一行政區內的居民。此時的“市民”,實際上是該行政區的擬主權持有者,即該地區的居民,基本等同於擬“公民”(citoyen,法語),在含義上已經脫離了歐洲語境中的意義。
由於日本原本就沒有區分“市民”(bourgeois)與“公民”(citoyen)兩個概念,因此很容易將兩者視作同一概念,將“bourgeois”譯成日文中的“市民”,而這正是產生這種混亂的源頭。不僅如此,平田認為歐洲的市民是私人個體,當其私人性獲得政治自治的支持後,私人個體將自然而然向資本家的私人轉化。因此,市民實際上是價值關係向資本關係的自我轉化的人格承載者。鑒於此,平田清明認為無論是譯作“布爾喬亞”還是“市民”,都避免不了其局限性。“布爾喬亞”的譯法排他地表示了向資本家轉化過程完成之後的私人,而“市民”的譯法則指向資本家轉化過程之前的私人。[12]在傳統的日本學界,“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這個詞常被譯作“布爾喬亞社會”,而此時的“布爾喬亞”概念基本等同於“資本家”概念,因此,日本學術界往往將“布爾喬亞社會”直接指認為“資本家社會”,這也使得“市民社會”“資本家的社會”“布爾喬亞社會”三種不同的譯法在各種譯本中交替出現。這種馬克思著作的日文譯版的最初狀態讓讀者困惑不已,同時也很大程度上製約了日本人對馬克思理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