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主要是以關係視角考察物的秘密,而並未側重於揭示人的主體性境況,那麽馬克思是否側重討論過主體的問題,又是如何討論這一問題的呢?筆者認為,這正是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的問題,即馬克思對現代經濟關係總體性奴役的批判。
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已經開始以曆史性的視角,批判現代個體創造出來的經濟過程卻反過來成為不為個人意誌所轉移的外部總體性強製。不過,那時他的經濟學水平使他還不能理解產生這種強製的根本機製,盡管他已經可以借此批判傳統的異化曆史觀。而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他逐漸意識到,無論是資本家,還是工人,都是經濟關係的“人格化”(Personifizierung),現代社會經濟關係由人所創造,卻“表現為對於個人(Individuen)是異己的東西(Fremdes),事物性的東西(Sachliches);不是表現為個人的相互關係,而是表現為他們從屬於這樣一些關係,這些關係是不以個人為轉移而存在的,並且是由毫不相幹的個人互相的利害衝突而產生的”[30]。請注意,馬克思有所區分地使用了“人格”(Person)與“個人”(Individuum)這兩個概念,前者與人格化概念相關,而後者與《德意誌意識形態》中“現實的個人”概念相通。馬克思指出,在經濟與法權關係規定下的人格獨立並不是真正的獨立,而是以對現代物性經濟過程的依賴為前提的,即“以事物性的依賴(sachlicher Abh?ngigkeit)為基礎的人格獨立(Pers?nliche Unabh?ngigkeit)”[31]。這一意義上的人,隻能在經濟洪流中不由自主地扮演特定的“角色”,而不是真正具有自主性的“個人”。與此同時,馬克思從主體生存境遇出發,以曆史性的視角,將理想的未來世界描繪為“自由個性”(Freie Individualit?t)[32]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