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二、市場:從管治的公正到自洽之真的效用

字體:16+-

在1979年1月17日的演講中,福柯說,隻是在18世紀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才“開始形成、思考和描繪出新的治理技藝”,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理性展開曲線中的一個拐點(point d’inflexion)”[15]。為什麽?因為資產階級的治理技藝在機製上、效果上和原理上都是新式的,其本質表現為“節度的治理”(gouvernement frugal)[16]。在上麵的討論中,我們已經知道這種對治理權力的節製,緣起於政治經濟學所反映的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法則,即拒斥人為性幹預的似自然性。然而在這裏,福柯想讓我們進一步認知到,資產階級這種新的治理技藝的另一個重要特質,是真理(vérité),或者是“真理的塑形機製”(mécanisme de formation de vérité)。請注意,這個真理概念不是傳統認識論中的範疇,而是資產階級政治學中的新範式。而且,這個建構和塑形經濟生活存在的真理場域(lieu de vérité)並不是生成於經濟學家的頭腦(la tête des économistes),而是客觀的經濟交往建構起來的市場(marché)。[17]這還是馬克思那種從現實出發的邏輯。

其實,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看,福柯的這種言說路徑是很令人費解的。對國家治理技藝的思考,先是突然提出真理問題,然後又再跳躍到現實中的市場,他到底想說什麽?我們看到,福柯此處對國家治理技藝的說明,采取了完全超越傳統政治學討論的框架。他真是像馬克思那樣,從資本主義經濟活動的內部運行中來說明社會治理的結構性轉換。說徹底一些,不同於認識論的斷裂,而是社會實踐結構的斷裂式轉換。福柯說,市場在西方社會中出現得很早,從中世紀一直到17世紀,傳統的市場是一個被標定為“公正的場所”(lieu de justice),從公正的價格到公正的分配,都是因為人為的管治保證了“欺詐的缺席”(absence de fraude),從而維係了市場運行的公正化(juridiction)。[18]然而,到18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的市場卻不再是管治之下的公正化場所,這裏出現一個重要的轉折:資本主義商品—市場經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