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說到**,人們最先想到的會是《聖經》的原罪緣起。因為魔鬼的出場,**總是邪惡的**,或者是紅塵中的**。鮑德裏亞說,**起初就不屬於存在的本質(上帝),而總是“人世的招數”(artifice)。所以,一直到封建貴族那裏,消除**都是被熱切關注的事情。可是在布爾喬亞征服這個世界之後,浮於表麵的**一度被生產和本質所擠壓。布爾喬亞出場時,**是被生產—經濟價值邏輯祛魅至死的。所以鮑德裏亞說,“布爾喬亞時代注定要回歸本質,回歸生產,對**而言,這些都是與它格格不入甚至特別致命的事情”。這裏的意思是,對於資本家來講,通過物性生產對象化地改變客觀對象是成為真實統治者的唯一正事,這個人造的“生活世界”的本質不再是神靈外賦的,而是被資本主義重新建構出來的。也正因為如此,所有“偉大的生產體係和闡釋體係”,都不斷地將**排斥在概念場之外。**作為“妖術”和人為的招數,作為一種使所有真理偏向的黑色魔術,一種符號的陰謀,幾乎遭到了所有正統布爾喬亞學術思考的驅逐。可是,在布爾喬亞世界中,**真的消失了嗎?特別是在今天的所謂後現代生活之中,**仍然不在場嗎?鮑德裏亞顯然不這樣看。為了回答這個疑問,他繞了很大一個圈。一個巨大的邏輯回路之後,古老的**從在布爾喬亞的生產世界中的缺席,重新走向後現代表層遊戲的在場,並且成為我們時代的可悲命運。這是《論**》一書的中心思想。
在第一部分中,鮑德裏亞首先分析了**與性的複雜曆史交織,此後再由之過渡到權力與**的關係。他倒沒有討論通常布爾喬亞世界中人們關注的金錢的**,卻抓住了感性的性,並且,他關注的是作為一時被遮蔽的性之“食相”(écliptique)。這是一個很巧妙的入口。“écliptique”一詞原來是指人可視的周邊天體被一時遮住陽光,暫時烏有的現象。在傳統的理解中,性總是與欲望和**相關,可是鮑德裏亞卻發現,布爾喬亞世界中的“性解放”擬真中似乎卻使**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