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校離退休教師的評價
高校離退休教師對大學生革命精神認同提出了善意的批評意見。比如訪談中當被問及:“您認為大學思想政治課中是否包括了革命精神教育的內容?”他們認為“講的不少,但沒有高度與深度”。他們較少用學術性語言或從理論高度描述大學生認同革命精神的問題,而是用睿智的話直接道出當代大學生革命精神認同方麵存在的不足,總體上體現了老年長者對於青年後生的慈祥與關愛。
北京師範大學某退休教師就大學生革命精神認同情況談了三方麵問題:
一是國家對包括革命精神在內的曆史唯物主義教育重視不夠。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三大問題的探索,逐漸將大學生革命精神教育的重心放到了研究現實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方麵,而對包括革命精神在內的曆史唯物主義教育重視不夠,結果在青年大學生中形成了一種習慣於橫向比較卻不願曆史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
二是大學生對於革命精神學習不勤奮,不刻苦。一般人願意選擇一些有利於就業並能夠創造現實價值的課程,而對那些陶冶情操、提高個人修養、培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認識社會發展規律的人文學科教育課能逃則逃。事實也確實如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激烈競爭和優勝劣汰的現實,使許多大學生注重自身知識能力的提高,卻忽視了革命精神等精神追求。在多數學生眼中,思想政治課形同虛設,他們學習主動性較低,聽講粗心,多數人隻會在考試前翻看學過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精神厭食”現象,革命精神教育自然無法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踐行革命精神作風嚴謹度不夠,理想主義色彩濃厚。大學生在踐行革命精神方麵具有一定的能動性,但作風不夠嚴謹。比如大學生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注國家民主政治建設,擁護新時期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但看問題容易走極端、不夠全麵。有些人由於受多方麵因素影響,尤其是受年齡與實踐經曆的局限,雖然對社會負麵問題深惡痛絕,但分析、判斷問題往往局限於表麵現象,不能抓住本質,比如對黨內腐敗問題、城鄉貧富差距擴大問題、下崗職工問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問題、造假問題、說謊問題等,多限於抱怨牢騷;渴望中國政府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能夠有足夠的話語權,反對美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侵略行徑,渴望台灣盡快回歸祖國,早日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但往往忽視國家內政外交的需要,忽視全國老百姓渴望能夠過上安定團結幸福生活的需求。這說明大學生踐行革命精神作風嚴謹度不夠,理想主義色彩濃厚,對一些深層次的社會問題缺乏正確的理性認識,需要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