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文已經反複談到,重建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要立足當代中國的現實,那麽,這個現實如何呢?
現時的中國,多種文化因素並存。首先,傳統文化以其深厚的積澱,對社會生活發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又因為傳統文化本身的兩重性而成為雙刃劍。一方麵,傳統文化中的積極成分,諸如正道直行、見利思義、中華一體等思想,對現實生活起著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麵,傳統文化中的消極成分,諸如為富不仁、見利忘義、重義輕利等思想,也對社會生活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其次,近年不斷湧入神州的西方文化,也成為影響人們價值觀念的重要因素。一方麵,獨立人格、平等觀念、民主法製、契約精神等,作為現代文明的積極成分,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著重要的啟迪作用;另一方麵,唯利是圖、自我中心、政治冷漠等病症,也侵蝕著我們民族文化的肌體。最後,五四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逐漸形成的一些思想觀念,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人們。革命主義、浪漫主義、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獨立自主、改革開放等新思想、新觀念,成為人們前進的精神動力,並成為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與此同時,因循怠惰、保守僵化、盲目排外、空頭政治等陋習,已成為現代化進程中的嚴重阻力。總之,新舊雜陳,泥沙俱下,新的要突破舊的,死的要拖住活的,成為轉型期社會的顯著特征。至於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方麵,情況也可作如是觀,不論自明。
不可諱言並值得一切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重視的是,在最近十多年改革開放中,隨著經濟生活的大幅度改善,隨著商品經濟對傳統(古典傳統和五四傳統)價值觀的衝擊,特別是由於精神文明建設嚴重滯後於物質文明的建設。新型價值係統沒有建立起來,人們的心靈無所歸依,行為失範,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空前地衰落了!見死不救的人情冷漠、人心死亡症,唯利是圖、巧取豪奪的貪婪症,錢權交易、金錢萬能的良知泯滅症,知識貶值、精神無用的文化貧血症,急功近利、貪圖現世的短視症,鬥富炫奢、一擲千金的淺薄症,……種種精神瘟疫,正彌漫於我們的社會,成為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弘揚人文精神傳統的嚴重障礙。要掃除這些障礙,不僅要大張旗鼓地“破”,而且更要旗幟鮮明地“立”。邊“破”邊“立”,邊“立”邊“破”,“破”“立”並舉,以“立”為主,以“立”為“破”,應當成為社會轉型時期思想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