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個古老的優良傳統
在司馬遷以前,關於曆史進程的認識,思想家們已經提出了不少見解。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2]這是孔子從考察曆史和現實的比較中得到的結論,其中包含著他對曆史進程反映出來的權力分配現象的認識。而對於“禮樂”的實施,正是權力的象征。所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和“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實質上表示出兩個時代的劃分。孟子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認識,他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3]采詩,是王者之事;而《春秋》所記,是齊桓、晉文等諸侯之事。孟子從曆史的變化來說明曆史記載內容的變化,其中也包含了他對曆史進程的認識。《易·係辭下》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如何如何,“包犧氏沒,神農氏作”如何如何,“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又如何如何等,雖非盡合於曆史事實,但它所包含的關於曆史進程的思想更加突出了,顯示出對於社會進步的階段性的朦朧認識。類似這樣的、認識,還見於《韓非子·五蠹》篇等書。能夠觸及曆史進程中帶有本質性的變化的,是《禮記·禮運》篇關於“大同”和“小康”的描述,它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它又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4]這裏說的“大同”社會和“小康”社會,用今天的認識來看,那是人類步入文明門檻前後的兩種社會情景,隻是多帶有某些理想化的成分罷了。在這裏,曆史進程的階段性被表述得十分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