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壽彝與20世紀中國史學(第九卷)

字體:16+-

1964年6月,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同年,經過考試,成為該係的研究生,師從白壽彝先生攻讀中國史學史。其間,白先生帶領我們“中國史學史編寫組”的全體同仁,學習“毛澤東關於批判繼承曆史遺產的理論”,加深了大家對曆史遺產重要性的認識。這對我後來數十年的學習和研究,都有深刻的影響。

1981年5月,在闊別母校十三年後,我奉調到北京師範大學新建立的史學研究所,在白先生指導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直至白先生2000年3月去世,前後將近20年。在這20年中,研究工作頭緒多了,擔子重了,視野開闊了,對史學的理解也逐步深入了。這期間,由於工作的需要和自己時有所感、所悟,我撰寫了一些關於學習白先生史學思想和治學精神與治學方法的文章,用以認識和提高對於清人章學誠所說的“家學”傳統的理解。2001年,我曾把這些文章匯編成一本小書,題為《白壽彝史學的理論風格》,經河南大學李振宏教授的推薦,在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作為對白先生逝世周年的紀念。河南大學教授朱紹侯先生應我的請求,為這本小書寫了序言。對於他們的這種真摯友誼和熱心支持,至今我都滿懷感激之情。

在白先生逝世後的十年中,我仍在繼續著對白先生史學思想和治學道路的研究。這不僅僅是應學術界各方麵的要求而作,也不僅僅是為了“家學”的傳承而作,我認為自己有一種學術上的使命,即盡可能全麵地闡述白先生在曆史學領域諸多方麵的成就,並把它置於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加以評述,以展現這位學人在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中的風采和影響。基於這一心境和認識,我在《白壽彝史學的理論風格》一書的基礎上,把近30年來的有關文章匯集起來並重新編次,書名則定為《白壽彝與20世紀中國史學》,奉獻給學術界和讀書界的朋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