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祝賀趙光賢教授90華誕而撰[1]
今年是趙光賢教授90華誕,適逢世紀之交,尤其令人欣喜。作為一個曆史學家,趙先生已經走過了十分之九個世紀的曆程,這對於人生與治史來說,都是值得祝賀的。
一、求學的道路與治學的抉擇
趙先生是河北省玉田縣人。1910年2月24日,趙先生出生於江蘇省奉賢縣(今屬上海市)。6歲時回到老家,隨兄、姐一齊,在家庭教師要求下讀《三字經》、《百家姓》、《古文觀止》、《千家詩》、《論語》等。老師不作講解,隻是要求背誦。1919年,進入縣立小學讀高小。以曆史課和地理課成績最好。1925年,趙先生畢業於河北省立第四中學(在盧龍縣)。中學時代,趙先生對學習曆史的興趣大增。梁啟超的《中國曆史研究法》、顧頡剛的《古史辨》第一冊序言、陳垣的《書內學院〈新校慈恩傳〉後》等,都對趙先生產生了吸引力;尤其是陳垣先生的論文,以嚴謹的考證,指出了梁啟超關於玄奘西遊出發年月的錯誤,對趙先生有很大的震撼,他對曆史考證的興趣也由此萌發出來,並決定了他後來的治學道路。
1925—1928年,趙先生就讀法政大學法政係(二年預科、一年本科)。1928年,插班考入清華大學,請求轉至曆史係而未果,仍讀法政係。1932年畢業。1935—1937年在《大公報》任助理編輯。1938年新學年開始,考入陳垣主持的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終於實現了學習、研究曆史的願望。[2]這是趙先生在求學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即由此決定了他走上學習和研究曆史並成為一位曆史學家的漫長的人生曆程。
1940年,趙先生在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畢業,並留校任教。在此後的十餘年裏,他先後致力於明清史、西洋史、先秦史的研究和教學,同時被聘為輔仁大學曆史係教授。1952年,全國院係調整後,輔仁大學並入北京師範大學,趙先生乃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直至於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