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寬夢窄

五嶽還留一嶽思

字體:16+-

有一回,我們遊覽醫巫閭山風景區,在感到十分饜足的同時,卻又產生一種意興闌珊的味道。我分析,這可能與那種沿著東路、中路、南路、北路,“按圖索驥”,一覽無遺的遊觀方法有關。

那年遊揚州痩西湖也是這麽走的:經綠楊村、紅園,過大虹橋,至徐園、小金山,到釣魚台、五亭橋,北折上蜀崗,登平山堂、觀音山,猶如展觀一幅秀麗的山水畫卷,逢景必駐,巨細無遺。當時也曾感到很充實,甚至歎為“觀止”;但是,待我們登上瓜州渡開往鎮江的客輪,一位詩友卻略帶倦意地吟了兩句唐詩:“北畔是山南畔海,隻堪圖畫不堪行。”是不是他也覺得這種“滿堂灌”的遊法,實在是又累又乏味呢?

反過來,對於紹興的鑒湖,我們卻是掛肚牽腸,時縈夢寐。那年,我們遊了禹陵、沈園、東湖和蘭亭,因為時間有限,“煙波一棹鏡湖灣”的願望落了空,隻是遠遠地望了一下,既沒有實地觀察到“人在鏡中,舟行畫裏”的麗景,也未曾領略到“鑒湖水如月”“鑒湖五月涼”的妙境,實在有負於李白、杜甫這兩位詩仙、詩聖,留下了一個很大的空白,等著後日去填補。按說,鑒湖的景觀是無法與痩西湖相比的,可是,它卻能挑起“何日更重遊”的綿綿思緒。我覺得,這裏有一種心理作用,主要是它留下了懸念。

有的哲學家說:“充滿希望的旅遊比到達目的地好。”人們對於已經占有、已經實現的事物,不及對於正在追求、若明若暗、可然可否的事物那樣關心。張恨水的兩句詩:“凡所難求皆絕好,及至如願又平常”,反映了這種心態。往古來今,有誰未曾從不斷的追求中獲得快慰呢!

清初“四明四子”之一的鄭南奚,寫過一部《紀遊集》,為自己起了個“五嶽遊人”的雅號。實際上,他隻遊了泰、華、恒、嵩四嶽,有意識地留下南嶽衡山未去。“我不盡遊者,”他說,“留此一嶽付之餘生夢想耳。”我們那次遊黃山,就是受了這位鄭老先生的點化,在海拔均達一千八百米以上的三大主峰中,隻登了天都峰、光明頂,留下蓮花峰作為“餘生夢想”。這樣,至今我對黃山還抱有一種朦朧的追求,總想找個機會重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