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大意】孔子說:“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談話絲毫不涉及道義,卻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是難辦啊!”
我們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這種毛病。茶樓酒館、卡拉OK廳等娛樂消閑場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說些天氣,說些股票,說些海灣戰爭、中東問題,這還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說些東家長,西家短,某某領導和某某領導之間有些什麽瓜葛,某某男同事與某某女同事之間又有些什麽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沒有一句話是上得台盤,見得世麵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現象,有點近似於我們所說的“清談”之風。明末清初,顧亭林就曾經批評當時南方的讀書人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而北方的讀書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言不及義也罷,無所用心也罷,都還隻是無聊而已。可偏偏就是這些人還喜歡賣弄小聰明,大家湊在一起就專門研究張三,研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點子整人,今天攻擊張三,明天攻擊李四。在這些小聰明方麵,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風捉影,甚至造謠中傷,無中生有,整起人來一套一套的。
所以,我們切不可輕視了這種小聰明的危害。
社會上就是這種人難對付,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湊,湊在一堆不談正事,道東家長西家短,盡說些與己毫不相關的空虛無聊的不正經話。社會上這種人如果多了,社會精神就趨向頹廢了。這種壞的社會風氣一形成,社會就要亂了。顧亭林就將明朝的滅亡歸罪於南方士人的這種“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的壞習性。孔子講,這種人正事幹不來,歪點子卻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好行小惠”。沒有大智大德去服眾,就耍小聰明,施舍小惠拉攏人。這種風氣具有很大的同化作用,把人變壞。你不湊攏去,他們會攻擊你,弄得你不好受,想幹正事也幹不成;你與他們湊在一塊,就把你拉下水,同他們狼狽為奸,嚴重的會讓你出入人怨而擺脫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