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貨幣的真相:貨幣規則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第九節 貨幣靠什麽驅動

字體:16+-

“貨幣是靠什麽來驅動?”這個問題並不是寫到這裏才開始探討,其實細細回顧一下前麵的內容,各經濟學派的理論都有回答這個問題。亞當·斯密著重強調分工以及自由貿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而貨幣正是實現商品交換以及自由貿易的“潤滑劑”,顯然在亞當·斯密看來,貨幣是由經濟中實際交易需求所驅動。而在古典理論和貨幣理論中,貨幣隻是實體經濟的“麵紗”,貨幣是外生的,並不取決於經濟實際,特別是在弗裏德曼看來,貨幣完全是政府采用“相機抉擇”的政策所驅動的。與之相對的是,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是由經濟內生決定的,人們的交易需求、投機需求和預防需求的決定驅動著貨幣。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解釋嗎?有的。2008年金融危機後,興起了一個新的學派——現代貨幣理論學派。該學派認為,貨幣是一種政府債務憑證,不與任何商品和其他貨幣掛鉤,隻與未來稅收債權相對應。該學派經濟學家蘭德爾·雷在其著作《現代貨幣理論》[14]一書中談到:“貨幣是由稅收驅動的。政府首先創造一種記賬貨幣,然後用這種記賬貨幣征稅。在所有現代國家,這就足以確保許多(實際上是大多數)債務、資產、價格都可以用本國記賬貨幣為單位進行計價……之後,隻要政府接受繳稅時所用的貨幣,就可以發行以同樣的記賬貨幣為單位的貨幣”。

既然貨幣是由稅收驅動的,該學派進一步推導出“稅收以及其他強製的義務創造貨幣需求——隻要繳稅(或相似的義務)需要支付該種貨幣。納稅人需要貨幣,這意味著政府可以通過發行貨幣的方式來買東西,其他人也會接受這種貨幣。”那麽,納稅人怎樣才能得到貨幣以繳納稅收或者政府的罰金呢?辦法有且隻有一個,將自己的商品或者勞動力賣給政府,從而換取貨幣。這就打破了我們原來對財政的看法。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政府征稅是為了維持其支出,但是在現代貨幣理論學派看來,政府支出是不需要有對應收入的,因為政府可以依靠印鈔從國民那裏獲得商品和勞動,而國民為了繳稅也樂意和政府做這筆買賣。更進一步,政府花的越多,流入到經濟的貨幣就越多,利率就會降下來。因此,這個學派認為,政府不需要考慮財政赤字,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可以大膽花錢,隻要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產生的財政赤字由中央銀行印鈔票填補就是了。這就是2020年我國熱議的“財政赤字貨幣化”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