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對周圍的事物留心觀察,潛心研究,就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反過來,誰如果粗心大意,他就會一事無成。
也許大家都聽說過“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吧?但我今天要說的不是那個可笑的農民,而是從這則寓言引起的一個科學上的發現。大多數人聽到這則寓言時都會一笑了之。而一位細心的生物學家卻沒有放過它。他想:“為什麽兔子會自己撞到樹上去呢?”後來他不斷研究,終於得出了結論:兔子的眼睛長在兩側,兩眼所成的像並不能完全重合,因而在它的正前方有一小片“盲區”,當它被敵害追蹤時,完全有可能“慌不擇路”,撞樹而死。
英國生物學家亞曆山大?弗萊明在試驗抵抗葡萄球菌時意外地發現培養皿中長滿了青色的黴。但他並沒有將這些“不受歡迎的客人”倒掉,而是對它們進行了數千次的試驗,最後終於因為提取出了青黴素而獲得諾貝爾獎。其實在我國古代,許多裁縫都知道手破了以後,往傷口上塗一些黴菌就可以防止感染。但他們隻停留在了這種“經驗”的地步,並沒有問問“為什麽”。弗萊明的發現看似偶然,其實這是偶然中的必然。殊不知他在地下室已經做了近10年的試驗!愛因斯坦說過:“上帝常同人們開玩笑,但他決無惡意。”隻要仔細留心周圍的事物,不斷研究,終有一天幸運女神會降臨到你頭上。
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物理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尋找幹擾衛星通信係統的噪聲源時,發現總有一種消除不掉的噪聲輻射。後來他們不斷改進實驗裝置,最終證明了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為宇宙膨脹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並因此獲得了1978年度的諾貝爾獎。在他之前的拉弗遜也聽到了同樣的噪聲,可他認為這是由於天線上鳥糞的幹擾而與唾手可得的獎金失之交臂。當人們問他是否後悔時,他說:“我不後悔。我在距離真理很近的地方停了下來,但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由於他們的努力而獲得了成功,我以後將記住這個教訓。”真理有時就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但它隻獎給那些不懈探索、潛心觀察的人,而對那些不注意觀察的人而言,真理可以說是千山萬水之隔。愛迪生說:“在發明的路途上,1毫米與1英裏同樣遙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