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個宣揚道教高於佛教的時代,在統治階級的影響下,世間信奉道教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身為朝臣的柳宗元沒有隨波逐流,他不但信奉佛教,還致力於將佛教和儒家學說結合起來,主張“統合儒釋”。
柳宗元會信奉佛教,起初是受到了他母親的影響。後來,他看到了朝廷的腐朽、社會的衰敗,就越發鑽研佛學,並試圖將佛學中的一些智慧思想用於濟世上。對他而言,佛學不是逃避現實的工具,而是與其他的學說一樣,是一種能夠學以致用,幫助他實現“輔時及物”理想的哲學思想。遺憾的是,他的這種希望並沒有成為現實。在政治領域中屢次受挫的經曆讓柳宗元的這份希望漸漸被熄滅。被貶永州後,他開始變得消極,對自己的前途不再抱有希望,並改為在佛教中尋求寧靜與解脫。
唐元和元年(806年)左右,被貶於永州的柳宗元居住於永州的龍興寺西廂。該寺住持名為重巽,對佛學有很深的研究,並且十分善於講經,被人們稱為“超師”。於是,柳宗元時常去重巽居住的淨土院裏向其請教佛學或讀佛經。
讀經對於柳宗元而言是件嚴肅莊重的事。都說早上是一天之中最寶貴的時間,所以柳宗元每日很早便起來,先用井水洗漱,後撣盡衣服上的灰塵,以保證身心的潔淨,之後才進入“超師”的院子,虔心誦讀經書。期間,他對佛經有了新的感悟,並意識到世人讀經大多是在刻意追逐一種意境,或沉迷於其中的荒誕傳說,對經書真正的含義其實一無所知,這樣讀經並無益處。
柳宗元認為,佛教的教義十分深遠,隻有正念讀經,用心領悟,才能理解其中的真諦,並從中受益。同時他仍然堅信佛家與儒家在道義上有相通之處,不但可有益於人,還可以有益於世。所以對他而言,讀佛經時必須要學習其中能夠有益於變革社會的部分,才算得上學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