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唐朝詩人,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聰慧,九歲便能賦詩寫文。然而命運不濟,造化弄人,直到唐天寶三年(744年),岑參才考中了進士,成為了率府兵曹參軍。之後,他兩次被派往邊塞,經曆了艱苦的邊塞生活,這些經曆都對其思想和人生態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岑參心中一直將光耀門楣視為自己的責任,然而兵曹參軍隻是一個低等小官,想在這一位置上有所作為實在太難。於是五年後,他進入了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任掌書記,並希望能夠通過這份工作得到朝廷的賞識,獲得晉升的機會。
在當時,掌書記需要負責的工作之一是協助藩鎮與中央進行溝通,在節度使與朝廷之間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岑參初到此處,和其他官員都不熟悉,高仙芝手下其他優秀的官員又對他並不在意,這些都使他工作起來困難重重,也令他失去了剛剛來此時的鬥誌。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唐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在一場重要戰役中打了敗仗,被撤掉了節度使之職,岑參也隨之失業了。
岑參回京述職後,朝廷考慮到他雖然無功,但也無過,於是給他安排了大理評事這樣一個清要職位。對此,岑參感到有些失望,卻也無可奈何,隻能接受。
次年秋天,岑參約了高適、薛據、杜甫等幾位詩友一同出城郊遊。經過慈恩寺時,高適被慈恩寺孤高突兀、氣勢巍峨的寶塔所吸引,於是率眾人登塔,並在塔上作了《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一詩以助興。眾人皆以詩和之,
岑參也作了一首,便是《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少年時曾在嵩山生活過較長的一段時間,幽靜的環境讓他對佛學產生了一定的興趣。經曆了生活的不易和仕途的坎坷後,他對佛學的興趣更濃,也更習慣接觸佛家,對佛理進行深入的思考。如今,站在這樣一座古塔之上,想到邊關戰事未定,自己卻不得不悠閑度日,岑參的心中倍加感慨。於是,他將自己這些情緒寫進了詩中,用前十八句寫塔,最後四句抒情,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悵惘之情,以及想要辭官出世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