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花間一壺酒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垂老別》杜甫

字體:16+-

人到暮年,本應頤養天年,享受兒孫繞膝的樂趣,可是一場安史之亂打亂了他們的人生,剝奪了他們安享晚年的權利。鄴城兵敗之後,唐朝的統治者為了防止叛軍重新向西進擾,不但征走了洛陽一帶的青年和少年,就連已是暮年的老翁都不肯放過。杜甫的《垂老別》所講述的就是一位老翁在朝廷的命令下告別老妻,被迫從軍的悲苦。

《垂老別》是一首敘事短詩,采用的是通過刻畫人物心理的方式來表現人物的複雜心理狀態。在詩中,杜甫同樣采用了第一人稱視角,以一位出征老翁的身份對“自己”的處境發出哀歎。因為子孫都已戰死,導致老翁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和寄托,然而他又是一位有愛國情懷的老人,所以不願苟活於世,決定前往戰場,與其他兵士們一起殺敵。杜甫通過自述的方式將這種複雜的心理狀態描寫得十分生動,讓整首詩結構層次分明,情感跌宕起伏。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戰亂還沒有平息,擾得四郊不平靜,讓我這樣的老人也無法得到安寧。

我的子孫們全都已經死在戰場上,我這樣一條老命,又何必在兵荒馬亂之中苟全?我扔掉拐杖出門,打算去戰場上拚搏一番,同行的人看見我,都不由得為我感到心酸。所幸的是,我的牙齒還是完好的。可悲的是,我的身體已變得骨瘦如柴。身為男子,既然決定穿上盔甲參加戰鬥,也就隻能長揖,與長官告別。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複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我的妻子臥倒在路邊啼哭著,擔心這樣的寒冬臘月裏,她的衣服太單薄,擋不住嚴寒。明知道這一別會是永別,以後再也沒有機會相見,一想到她會被饑寒所困,心裏就越發感到不安。我已踏上了不歸路,還隱約聽見她囑咐我,一定要吃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