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開元二年(714年)舊曆十月,吐蕃派了十萬精兵攻打臨洮。在朔方軍與攝右羽林軍等軍隊的奮力抵禦下,最後吐蕃大敗,數萬吐蕃將士身葬於此,屍體多到阻斷了洮水。唐朝在此場戰役中俘獲了馬羊二十萬。關於此場戰役,新舊《唐書·王晙列傳》《吐蕃傳》等書中均有記載。
唐人每提及此戰都感到非常驕傲,認為在這一戰中,將士們的士氣極高,所以才能大獲全勝。於是,他們對此戰極為讚頌,並且習慣以此鼓舞更多將士奮勇殺敵,多創戰績。王昌齡卻並不讚同這一觀點,邊塞的生活讓他深刻地體驗到,任何一場戰爭的實質都是流血和犧牲,無論最後戰爭勝利還是失敗,都會有許多將士為之喪生,不應該隻看到勝利的果實,為之欣喜,卻不去在意戰爭背後的犧牲。
在《塞下曲四首》(其二)中,王昌齡特意提及了這一場戰役以及人們對待這場戰役的態度,卻並未直接指責戰爭,或糾正人們對待戰役的態度,他隻是通過秋季黃昏時分塞外悲涼的景色,以及“遍地荒草,滿天黃沙,滿地白骨無人”這樣的側麵描寫刻畫出了戰爭的殘酷,表達了他對將士的同情以及厭戰的情感。
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牽馬下河,喂馬喝了水。河水冰冷刺骨,秋風吹在身上,感覺像是在被刀割。廣漠的沙原盡頭,夕陽還沒有完全落下。前方的景象模糊昏暗,隱約能看到遠處的臨洮。
當年那裏曾經有過一場激烈的戰役,後人每每提起,都稱讚那裏的將士意氣風發,鬥誌昂揚。卻很少有人提起,這裏自古以來一直都是黃塵彌漫,到處是零亂的白骨和野草。
臨洮,古稱狄道,是古絲綢之路的要道,時常發生戰爭。唐朝初期,此處被設為臨州,後又設為狄道郡。這裏是塞外邊關,這裏的秋風不同於中原,凜冽而凶猛。黃沙在風中飛舞,讓人難以感受到秋高氣爽,隻能感受到刀割般的疼痛。下河飲馬時,河水冰冷入骨,令雙腿感到一陣陣的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