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士大夫誌行無慚,不因毀譽而有榮辱。君子出處有義,豈以人言而為去留?
“明”言今說
士大夫躬行誌向,做事問心無愧,不因為讚譽而感到光榮,不因為毀謗而感到恥辱。君子行事,都依循正義,怎麽會憑他人的議論而決定自己的去留呢?
今人得“道”
“士大夫氣節”,是中國曆代儒士公認的一種美德。因為儒士入仕,是為了推行仁道、造福天下,不是為私利而做官,不是為名聲而做官,不是為做官而做官。做不做官,要靠仁道能否實行,行就留,不行就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寧可做個江湖散人,也不違背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
儒家老祖孔子為後輩弟子起了帶頭作用,他雖然周遊列國、到處求官,但並不急於功名,一旦發現“吾道不行”,抬腿就走,決不留戀;諸侯送他封地、財物,合於“禮”便收下,不合“禮”便堅拒不受,毫不動心。
王陽明上追孔子,且是悟道之人,一生未失士大夫氣節。沒有官做時,他安心於講學,沉醉在他的“心學”中,享受學、問、思、辨、行之樂。這並不表示他無意為官,畢竟他心懷救國救民之誌,他的“心學”也需要一塊更大的“實驗田”。但沒有機會時,他並不勉強,安心於力所能及之事。
王陽明官任巡撫時,曾在《批江西都司掌管印信》中,告誡下屬各官“持身勵誌”:“藏器待時,但恐見用而無才,勿慮有才而未用,若果囊中之錐,無不脫穎而出;毋謂上人不知,輒自頹靡,是乃自棄,非人棄汝矣。”此言與其說是告誡別人,不如說是他的真情獨白。“藏器待時”,為未來準備著,靜候脫穎而出的那一天。他相信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而且事實確實如此。他後來無論治政、治軍,一上任便得心應手,可見他平時做了很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