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居官無修業之益,若以俗學言之,誠是如此;若論聖門所謂德業者,卻初不在日用之外。
“明”言今說
當官對學業無益的說法,如果以俗學來看,確實如此;如果以孔聖人所謂“德業”來論,起初卻並不是在日常應用之外。
今人得“道”
孔門起初的主張是“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做學問和做官原本不必分家,那時候春秋紛亂,諸侯並列,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教育又不發達,人才供不應求,隻須讀幾年書,識得一些字,就有當官的機會。那是讀書人的“黃金時代”。
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劉邦接著完成了統一大業,對官員的相對需求減少了,隨著教育的日益發達,人才增多了,漸成過剩,多數讀書人注定沒有做官的機會,於是做學問和做官便分家了,讀書人中亦有“清流”和“俗流”,“清流”專做學問,擺高姿態;“俗流”一門心思求官,學問隻是點綴。但大部分讀書人並不是絕對“分流”,隻能算“二流子”,“清流”若撈到做官機會,便屁顛屁顛地跑去赴任,甘心變作“俗流”;“俗流”一旦丟了官,暫時隻能客串“清流”,發表一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高調言論。當然也有鄭玄一類的真正“清流”,皇帝勉強用轎子把他抬去,封一個高官,他還要想方設法逃跑。還有更多真正“俗流”,未當官時削尖腦袋鑽營,丟了官便憂愁得想自殺,為了保官位什麽都肯幹。
以此觀之,做官和做學問原本不一定要分家,隻因大勢所趨,才被迫分了家。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在他看來,做官就是做學問、修德業,他當了官並不覺得自己俗,沒當官也不故作高雅。
王陽明做官,真的像做學問、寫文章一樣,定主題、找素材,有起有承,虎頭豹尾,且行文流暢,讓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