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稱某些人為“勢利眼”。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某太勢利了,就是一個勢利小人!因此,人們常常把勢利與小人聯係在一起,勢利的行為也是一種為人所不齒的行為。
何謂“勢利”?即看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的表現。“勢利眼”最大的不好是投機和實用主義。看誰有權有勢,就獻媚巴結;見誰失勢落魄,就冷落嘲諷,甚至狠狠地踹上一腳。傳說中的勢利眼是這樣一種人:天生就有兩副麵孔,他們笑臉相迎的肯定非權即貴,冷眼相對的必定窮困潦倒,對人對事利字當頭,益字出發。對於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他們不會想親近,頂多虛與委蛇。
有這樣一個故事:鄭板橋在一寺院遊玩偶遇方丈,方丈見他衣著儉樸,就冷淡地說了句“坐”,又對小和尚喊“茶”。一經交談,方丈頓感此人大有來頭,就將他引進廂房,一麵說“請坐”,一麵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經細談,得知來人是赫赫有名的鄭板橋時,方丈急忙將其請到雅潔清靜的方丈室,連聲說“請上坐”,並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勢利眼又稱“看人頭”。這樣的人在與人交往時,以官職、衣冠、錢財取人,媚富賤貧,趨炎附勢。勢利眼們都是以權勢或財勢來區分人的尊卑,他們瞧不起不如他們的、落魄的人。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約瑟夫·艾本斯坦在其《勢利:當代美國上流社會解讀》一書中,辛辣嘲諷了潛藏於社會表象之後的運行機製——勢利。他寫道:“勢利眼分為兩種:瞧不起不如自己的,和豔羨強過自己的人並在他們麵前自甘下賤。”
周國人蘇秦才華出眾,卻家境貧苦,他曾向秦惠王進獻過統一中國的策略,卻碰了一鼻子灰。蘇秦把旅費耗盡後,幾乎是乞討著回到家鄉的。正在織布的妻子看見久別的丈夫落魄歸來,連身子都沒有移動。蘇秦向他正在煮飯的嫂嫂要食物,他嫂嫂好像沒有聽見一樣。蘇秦慚愧之餘,下工夫研究國際局勢,改變了主張,提出對秦國采取合縱對抗政策。之後,他再度出發,向燕國國君姬文公進言,這一次他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姬文公介紹他去見趙王,趙王采納了這個建議,於是蘇秦又聯合了韓國、魏國、齊國、楚國,最後六國一致同意簽署這個盟約,並一致任命蘇秦為他們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