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的發育、行為、個性甚至智力,基本都屬於多基因遺傳,受到很多基因的影響,其中每一種基因的影響都是十分有限的,所有這些方麵又可能受到環境的影響。
有很多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科學實驗已經應用到臨床實踐當中。人類基因組包含2萬多個基因,基因間的相互作用非常複雜。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自閉症診斷時,一旦聽到孩子自閉症成因屬於基因問題,家長就陷入痛苦、絕望,甚至不知所措的狀態。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基因問題就是不治之症,似乎永遠不可改變。
我想用一些基因的科學研究以及實驗數據,讓家長了解,如果孩子的自閉症是屬於基因導致的,我們既可以尋求基因的解決方法,同時我們還可以帶入社會心理環境改變的方法,共同作用於孩子的後續治療和康複,也許會讓家長從另外一個角度獲得一些新的啟發。
2011年生物學家的一個研究告訴我們,社會文化等環境因素也可以決定某些基因能否被啟動。科學家用大鼠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發現缺乏舔舐幼崽這個正常的母性行為,會阻礙糖皮質激素受體的基因表達,該受體具有調節應急激素的作用。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個孩子缺乏母愛的話,他對後天的這種應激的壓力會更為敏感。
科學家的這個實驗恰恰與我們前麵講到的母嬰互動關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相吻合。一個孩子非常需要在他從出生後的嬰幼兒期到兒童期的發展期間,從媽媽這裏獲得安全和可信任的關係,如果不是這樣,孩子就變得敏感。
2006年的一個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穩定的人格特質和認知能力,約有一半來自基因的影響;記憶力、空間感受力等具體認知能力的遺傳性約為32%~62%;遺傳因素決定認知能力的穩定性,而環境因素則使這一穩定性發生改變。我們通常認為基因是不變的,是非常穩定的,但當一個媽媽和孩子因為社會文化以及家庭養育環境因素的帶入,也許就會讓這個穩定的基因發生改變,當穩定的基因發生改變的時候,基因對孩子的影響也會隨之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