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時, 爆發了明朝誓要一舉**平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但後金以少勝多,從此奠定了遼東態勢。
皇太極建立大清國後,崇德五年(1640) 六月至崇德七年(1642) 四月,明、清進行了決定命運的鬆錦大戰, 明朝幾乎動用了北方的主要力量,想一戰解決問題,結果又是清軍以少勝多,奠定了遼西大局。山海關外,除了寧遠孤城,盡歸大清,為兩年後大清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礎。
多爾袞是鬆錦大戰中清軍的兩位主帥之一。
皇太極執政後,先是按照慣例,與明朝在寧遠、錦州一線展開戰鬥,結果重蹈努爾哈赤的老路,兩敗俱傷。後來,皇太極四次派重兵繞道越過長城,深入中原腹地,雖然戰果輝煌,搶掠無數,但沒有得到大明朝一寸土地,把戰利品消耗完,感覺征戰明朝形同無功而返,大明還是大明,隻要人家有土地江山,一切都會慢慢恢複生息。原因就在於明軍占有寧錦防線,憑借堅城利炮,阻擋了八旗鐵騎的馬蹄拓寬疆界, 隻要拔除錦州、寧遠,就能突破山海關,那時候,北京就是大清的。
皇太極不甘心固守現狀,為了開疆拓土,一圓帝王國家大夢,決心要啃硬骨頭。夾在錦州和山海關之間的, 是寧遠, 錦州是最前哨,最為要害,必先破之。
如何攻破錦州,就成了大清朝廷武將和文臣重點考量的緊迫問題。都察院漢官參政祖可法是上一次大淩河之戰的明朝降將,他更為知己知彼,為求功譽,聯合同僚上疏,首議進取大計, 列為“三著”:一為直搗北京,此刺心之著(著)也;二為直抵山海關門,此斷喉之著(著)也;三為先得寧、錦門戶,此剪重枝、伐美樹之著(著)也。皇太極細加斟酌,接受了第三策。但是,作為多年征戰的皇帝,他預料得更務實:攻城,是八旗鐵騎的弱項,應該像攻拔大淩河城一樣,采取長期圍城的策略,困死、餓死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