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它枯,任它榮
唐代的藥山惟儼禪師有兩個弟子,一名道吾,一名道膺。這天,師徒三人在禪院中打坐,禪師見院中一棵樹長得很茂盛,旁邊一棵樹卻即將枯死,便指著兩棵樹問兩個弟子:“那兩棵樹,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
道膺說:“榮的好。”
道吾說:“枯的好。”
恰好一個小沙彌從旁邊走過,藥山又問小沙彌。
小沙彌說:“枯的由它枯,榮的任它榮。”
三個答案,哪個比較高明呢?
是小沙彌。盡管他未必真的徹悟了人生,但歪打正著,恰好道出了禪家的人生態度,尤其是“麵對生死”這一老大難問題的態度。
忘了是哪位西方作家在作品中寫過,“小時候,我曾經以為我是個例外,直到死神迫近,我才不得不承認,我也逃不出他的魔掌……”相信大多數人也曾有過類似的美好幻想。這大概也是很多人信佛、信道、信上帝、信各種宗教的原始初衷,即人們信仰一些宗教,並不是想懺悔,而是想超脫生死,成仙得道,與天同壽。應該說,這種想法本身也沒什麽不好。如果有一種宗教確能讓人超脫生死,我第一個去信它。然而,如果我們進一步問,“與天同壽”就能徹底解決生死問題嗎?答案讓人鬱悶,因為從理論上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壽命,天的壽命再長,終究還是有其壽命的,而不是無窮無盡,早晚有壽終正寢的一天。說簡單點,不管活多長,人總是要死的。這實在令人傷心——至少對從前的我來說是這樣。
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感受。人們之所以畏懼、糾結、痛苦於生死,主要原因或許並不是因為大家膽小,也不是人心不知足,而是因為生死不可預測、不能控製。所以,一提到生死,或者遭遇生死難關,再聰慧的人也往往變得愚蠢,再勇敢的人也往往變得懦弱,再堅強的人也往往變得脆弱。所以,人們幹脆不提它,處處忌諱著與“生死”尤其是與“死”有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