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間,朝廷有個忠於職守的官員,叫劉麟,他曾當過太仆卿,因為理財理得好,明世宗便提拔他當了工部尚書。
劉麟對工部的財物管理很嚴格,工部所屬四司的財物都貯在後堂大庫裏。過去,司官出納時手續不完備,常常出現冒領侵吞的事。劉麟接任工部尚書後,特地上書奏請明世宗專門任命一位郎官來主持出納。明世宗很讚賞劉麟這一建議,還特地賜給後堂大庫一個名號:“節慎庫”。
劉麟不僅對工部財物管理嚴格,對其他部門到工部支領財物也審查得很嚴格。有一次,錦衣衛指揮駱安提出侍衛軍的衣履不夠,要以紅盔軍的規格請朝廷發放衣履。紅盔軍是朝廷的儀仗部隊,衣著向來比較講究。劉麟認為侍衛軍雖然也是一支特殊部隊,但完全比照紅盔軍的規格,是不妥當的。官司打到明世宗那裏,明世宗覺得劉麟有道理,於是改為朝廷撥少量的款項,由侍衛軍自製衣履。以後每五年撥一次款,節約了朝廷不少開支。
劉麟還上疏給明世宗,提出國家節約財政開支的十四條建議,革除內府諸監局冒領侵吞的弊端。明世宗很讚賞劉麟的建議,讓內府各部門一一執行。不過,這一來內官們卻恨透了劉麟。
不久,明世宗采納諫官的意見,停止中外雜派工役。劉麟便發牒文將浙江、蘇州、鬆江等地的織造也都停止了。劉麟疏忽的是,江南織造中有一小部分是專門為皇帝後妃們提供袍服的。於是,內官劉勳見有機可乘,便在明世宗麵前告了劉麟一狀。節儉節到皇帝頭上,這還了得,於是乎,劉麟便被革職還鄉。
戶部尚書梁材的命運同劉麟有相似之處。梁材砥節守公如一日,明世宗一向很看重他。逢到考察京官,命梁材主持;逢到有重大案件難審理,又命梁材兼掌刑部事。明世宗曾感歎地說:“如果有十二個像梁材這樣有能力的尚書,我可以無憂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