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楚國的葉公問子路:“你先生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人呀?”
子路不回答他。
孔子知道了就說:“你怎麽不說:他做人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中庸之道
1.悲觀不如樂觀。
樂觀可以節約成本,有利身心,我們僅從這一點講都應該樂觀。我們做人做事應該經常盤算:這樣劃不劃算?如果劃算就做,不劃算當然就算了。人生是一筆大生意,是賺還是賠,你要精打細算。
周遊列國時孔子是這樣盤算的:我現在不得意,如果再把自己賠進去,那就更不劃算了。因此孔子說他“樂以忘憂”,實為明智之舉。
世上有兩種快樂,一種是先天的快樂,如嬰兒吃奶。一種是後天的快樂,如孔子周遊列國失敗而快樂。“後天的快樂”是理性思考的結果。但他並非勉強,同樣發自內心,因此同樣快樂。所謂發自內心就是發現了固有之道,也即孔子說的“一以貫之”。
2.樂觀不如“不觀”從此不再觀看那些人表演,隻在固有之道中逍遙自在。所謂“不觀”,是我生造的詞,指不再關注了,不再觀看了,不再有喜樂之心。
悲觀不如樂觀,樂觀不如“不觀”。孔子最後退回到魯國,就是他不再關注世事了,不再觀看那些人表演了,當然自己也不再表演了,因此不再有喜樂之心,隻在固有之道中逍遙自在,做一個快樂的教書匠而終其一生。
“樂以忘憂”
孔子之道是做人歡樂,做事快樂。真的嗎?真的。我們本來就是快樂的。所以我們不是尋找快樂,而是回到快樂。人類不是尋找樂土,而是回到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