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孔子學做人智慧

第三十六講 不必每件事都求得諒解

字體:16+-

據《史記·孔子世家》: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見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門,北麵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

又據《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孔子在衛國做官,對衛靈公忠心耿耿。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是個大美人。南子差朝廷裏的一個夥計對孔子說:“四麵八方來我們衛國的人,如果想要與我們的國君做兄弟,先要見見我這個‘寡小君’(‘寡小君’就是小國王,南子戲稱自己是小國王,戲弄孔子)。現在,‘寡小君’想見孔先生。”

孔子當然推辭了。

南子催著要見孔子,孔子不得已去見她。

孔子進門行禮,南子在布簾子後麵回拜,隻聽得她身上的佩玉輕聲作響,想必盛裝以待。

孔子出來以後,子路不高興。

孔子解釋說:“我本來不見她的,見了麵也不過是行禮。”

子路還是不高興。

孔子就發誓說:“要是我說謊,老天爺懲罰我!”

孔子中庸之道

做人不怕誤會。

接上麵講。孔子見南子後,子路懷疑他與南子有特殊關係,孔子又是解釋又是發誓,但子路還是不信。不信就不信,孔子沒有進一步解釋,而是任由他誤會。

當誤會已產生,千萬別解釋,越解釋越誤會,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兩個字:隨便!

誤會不是因為溝通而消除,而是雙方沒勁了自然消除。

《莊子》上講一個故事:有個人懷疑他的鄰居偷了他的斧子,於是看這個人走路說話都像小偷。過兩天他自己找到了斧子,於是又怎麽看這個人都不像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