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成長,所以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庭使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為孩子提供早期社會化的機會。孩子與父母之間,盡管是天生的親情,但是也需要友好相處,才能夠建立更加和諧融洽的關係。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樣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具有很強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總是模仿和學習他們最親近的人——父母,所以,在潛移默化之中,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給孩子非常深刻的影響。那麽,父母如何才能夠對孩子發揮積極的作用,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呢?這就要求父母必須扮演好在孩子人生中的角色,這樣才能夠激勵孩子健康成長,才能為孩子營造友好溫馨、積極正向的生活環境。
首先,父母是照顧孩子的人。新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就要依賴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才能生存下去。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或者是私有品,因此,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扮演孩子人生主宰者的角色,對孩子的成長頤指氣使、指手畫腳。殊不知,孩子再小,也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意識,有自己的感情觀點,因此,當父母強行介入他們對人生的主宰權時,他們會非常憤怒。明智的父母應該知道,要與孩子的生命保持適當的距離,從而以更合理的角色出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不會去充當孩子人生的裁判官,也不會去充當孩子命運的主宰者,而是積極地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讓孩子的性格品質等在愛與自由的環境中不斷地成長和發展。
其次,父母可以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年幼的孩子在走出家門進入社會之前,每天都在和父母親密相處。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與孩子傾心地交談,並認真傾聽孩子的傾訴。唯有如此,孩子才會主動向父母敞開心扉,才願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訴父母。很多父母在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不由分說地打斷孩子,甚至是嚴厲地訓斥孩子,這會使孩子與父母產生距離,甚至導致孩子對父母關閉心扉。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當然無法給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幫助。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橋梁,在親子關係之間,溝通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孩子,父母必須更加關注和重視他們的心理以及情緒狀態,這樣他們才能及時地消除成長過程中的負麵情緒,獲得成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