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留給他人的印象如何,是一種綜合性的考量。盡管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出身經曆,不同的性格特點,但他是不是講禮節、懂分寸,則是其整體形象中最直觀的一點,也將直接影響別人對他的評價。
古代的賢人修身求成,對自己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他們不但注重誌向、道德、意誌等帶些理想主義的詞匯,在生活習慣、言行舉止的小節上,對自己也絕不放鬆。
清末有位當朝權貴,膝下無子,隻有一個視為掌上明珠的女兒。他要為女兒選一個合意的女婿,精挑細選之下,有三個年輕人入了他的法眼。這三個年輕人有兩人是官宦子弟,一個是剛剛得中進士的書生。
權貴大人在府中擺下酒席,邀請三位年輕人赴宴。到了約定的時間,權貴大人故意不露麵,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仔細觀察他們的態度。隻見那兩位官宦子弟剛開始還一本正經地端坐,時間不久就開始焦躁不安,一會兒整衣撣塵,一會兒到門前張望。隻有那個書生一副“既來之,則安之”的姿態,負手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權貴大人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隻有書生一人答得出來。於是他認為書生有大家風範,是可造之才,選他做了乘龍快婿。後來,書生果然沒辜負他的期望,為官做事,都有非凡的才幹。
這就是古人的印象法則,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規矩,否則你就通不過暗中的考驗。一代名臣曾國藩的“修法十二課”中,第一條就是“持身敬肅”,要求衣冠外貌保持整齊,心思神情端正嚴肅,時時刻刻都要警惕、檢查自己的念頭、舉止中有無背離義理之處。
“持身敬肅”的最高境界,是讓人一見之下衷心欽服。我們要向前輩聖賢看齊,可以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修煉。
人們常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如果一個人在當眾講話時既沒站相又沒坐相,那丟人就丟到了大庭廣眾的麵前。而對講話者本人來說,沒有正確的姿態,往往會令其感到手腳無處擺放,一邊講話一邊為自己的姿態分心,發揮的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