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帝製的崩潰:辛亥革命百年史話

三十二、同盟會發動起義屢戰屢敗

字體:16+-

同盟會自成立之初,便安排了宣傳和組織工作,並且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如:

1906年在萍鄉、瀏陽、醴陵地區起義,失敗;

1907年在潮州黃岡的起義、惠州七女湖起義欽州和防城起義,以及在欽州、廉州和上思一帶的遊擊戰,失敗;

1908年襲擊河口的戰鬥和在安慶的新軍起義,失敗;

1910年的廣州新軍起義,失敗;

1911年廣州起義,慘敗。這一次的慘敗,是同盟會最大規模的起義,也是最勇烈的、最慘烈的失敗,同時也是孫中山領導的最後一次起義的敗北。史稱“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之前,孫中山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市對到會的代表黃興、趙聲、胡漢民等國內外重要骨幹和代表說:“一敗何足餒!”他鼓勁:“革命之風潮已盛,華僑之思想已開,從今而後隻慮吾人之無計劃、無勇氣耳!”接著表示:

“如果眾誌不衰,則財用一層,吾當力任設法。”1910年年底,孫中山在檳榔嶼召集同盟會員及愛國僑胞會,他在會上動員大家為革命捐款,他在演說中說:

明年攻打廣州,“盡傾吾黨人才,物力以赴之。有錢捐錢,無錢捐命。無論如何險阻,破釜沉舟,成敗利鈍,實在此一舉。……踴躍輸將”,以盡“救國之責任……”。

於是,“即席認捐了8000餘元。不料,會後有人將他的演說內容向南洋英國殖民當局告密”,因此他被英當局以“妨礙地方治安”為由,勒令他離境。

孫中山隻好委托黃興去香港成立機關,主持廣州起義的籌備工作,他自己遠涉重洋,奔走美國、加拿大各地,於次年3月份,籌集了軍餉達七十多萬元。

1911年4月27日(舊曆三月二十九日),以黃興為總司令、趙聲為副總司令的革命黨人在廣州發難。他們原打算先占廣州,然後各省舉兵響應會師北伐,直搗清朝首府北京。